台南單車古蹟巡禮|友愛街|淺草新天地|赤崁樓|祀典武廟|全美戲院|土地銀行|林百貨
自從上次在台南市騎單車閒晃玩出心得後,又再次踩上鐵馬來個無目標的方式到處走。
騎單車其實很有趣。那不會累嗎?
是呀!一開始接觸單車的確會累,但如果循序漸進,一天一天增加騎乘距離,你會發現有了規律的運動,身體健康而生活也越來越多采多姿。
(就像我一樣)
這次從學生時期最常逛的友愛街開始記錄。
由友愛街轉往國華街發現一個新商圈,淺草新天地商圈,很像以前的歐洲大街集合式商圈。
老台南人都清楚國華街上的小吃超多,台南除了夜市多外有機會來玩時,一定也要來這嚐嚐。
在國華街三段的傳統市場外也是小吃店聚集地。
我尤其喜歡這一家的金得春捲,幾乎每次要回台北前都會買它個3-4捲回家。
春捲裡不加花生粉,一直是從小的飲食習慣。
從國華三街右轉進慈聖街,在這發現了安平特有的牆門,雖然跟安平老街形式略異,但風格卻是相近的。
延著慈聖街往西騎接上郡緯街,發現這附近好多老房子。
(感覺應該是日治時期的建築)
郡緯街到底會看見蓬壺書院。
延伸閱讀:
蓬壺書院位在赤嵌樓的西北側,兩者關係密切。光緒12年(1886),台灣知縣沈受謙為提倡文教,在赤嵌樓北側購地,並利用已毀的普羅民遮城堡殘基,興建書院,其中包括有門廳、講堂、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而將位於今開山路的「引心書院」遷來此地,並更名為「蓬壺」,成為極具規模的書院。
書院旁就是赤崁樓。
(台南市民可享優惠門票哦!)
而書院左手邊直行就是成功國小。
(也是媽咪小時候曾就讀過的學校。)
赤崁樓
赤崁樓附近的小吃也是著名的多。
尤其是這家位在永福路二段專賣冬瓜茶的義豐,每次想要買他們家的冬瓜糖都撲空。
位於永福路二段的祀典武廟
武廟旁的肉圓生意很好,常常晚來就吃不到。
(個人覺得比府前路的福記肉圓好吃。)
學生時代常來的全美戲院(李安的電影夢從這裡開始的)。
一次可看兩部電影,也是學生時期消磨時間的好去處。
離開武廟延永福路二段直行左轉中正路,不一會兒看見這間土地銀行所屬的歷史古蹟建築。
延伸閱讀:
土地銀行台南分行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勸業」在日文中乃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初成立之時,設於台南火車站前,光復後改為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年拆除興建大樓,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日昭和十二年)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於白金町(今忠義路)與末廣町(今中正路)新建行舍,由勸業銀行建築課設計,可以說是興建於一九三三年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姊妹作。光復後改為土地銀行,沿用至今。
而土地銀行對面的『林百貨』古蹟,為日治時期府城最繁榮的街町。
在當時為最高樓層,說它是當時的101,一點也不為過。
延伸閱讀:
「林百貨」為日治時期台灣南部地區唯一具有電梯現代化設備之百貨大樓,與台北榮町之「菊元百貨」並稱為南北兩大百貨大樓,而在台北「菊元百貨」拆除後,「林百貨」遂成為日治時代興建碩果僅存的百貨公司建築,越顯其地位之重要。光復後,原林百貨產權歷經多次移轉後,因建築物老舊與設備不敷現代生活需求,而漸次放棄使用。自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後,台南市政府遂於 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 公告其為市定古蹟。
從中正路轉至21巷,發現一處三級古蹟『擇賢堂』
擇賢堂
延伸閱讀:
擇賢堂坐東朝西,是一座三合院的建築。位於繁囂街區的巷道中,由院牆圍起,氣氛格外幽雅清靜。牆中央設單開間山門,門楹有聯{擇善而從,慈悲為本;賢聖乃大,色相皆空。}門內是大小適度的院落,也是通達在右廂房和正堂的核心。正堂雖不寬大,卻有四柱式的捲棚拜亭,做為堂內與堂外的空間延續。拜亭大木結構精雕細琢;方形截面的搭樑上,蓮座草與獅座並立,承接來自兩屋坡的挑桁,是力的結合,也是美的造化。
延著小巷子繞到公園路圓環,很訝異佇立在圓環中的蔣中正雕像還好好著。
圓環旁的前台南市政府現為台灣文學館。
台灣文學館
延伸閱讀: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在歷任文建會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地下三層之建築,面貌煥然一新。
順著圓環右轉可見到另一處古蹟『台南市警察局』
延伸閱讀:臺灣現代警察制度肇始於日據時期,全台灣各大城鎮在一九二零年代後半起陸續興建了許多新的警察設施,台南警察局即原是台南警察署,位於州廳之東側,由台南州土木課營繕係設計及監工,落成於一九三一年底(民國二十年,日昭和六年)。
距離不遠處即是全臺首學『台南孔子廟』
府中街以泮宮石坊為入口起點,
雖然整條街道不長,但是卻能在這感受到懷古氣氛。
府中街底的2元黑輪店家
離開府中街右轉開山路來到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
延伸閱讀:延平郡王祠是全國最早,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並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建設台灣不遺餘力,深得民心,死後人民設廟奉祀,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故稱鄭成功為「開山王」。開山路之名,也是因此而來。
後來延開山路轉往樹林街二段,
來到了這高聳的南門城城垣遺跡。(現為台南女中外牆)
延伸閱讀:
大南門內城造型上屬於重簷歇山單脊燕尾形式的城樓,面開三開間,燕尾舒揚,十分優雅,城身是以花崗岩及咾咕石砌成的,上有雉堞,材質堅硬。外城門額題曰「大南門」,內城門額則題曰「南寧門」,城門左右各有一棟建築,可能是兵器室或士兵留守之處,兩側的城垣為花崗岩及泥灰構築。台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當時原設計為泥土牆,後來顧慮到府城春夏多雨,才又在外部添加一層三合土以便保護,斷面略呈梯形,外牆高5公尺40公分,內牆高5公尺10公分,兩牆高差可形成坡度,以利排水;頂寬4公尺50公分,底寬6公尺,下寬上窄,可增加穩固性。甕城→外護甕城為全台僅存之甕城城門。甕城又稱「外廓」或「月城」,甕城是由長方形的內城及半月形的外城組成,外城又稱為半月城,圍繞在內城外,形成雙層禦敵功能,使進攻者關關難度,不易得手;或是誘敵入內,甕中捉鱉一舉殲滅。另外,內、外兩城門並不在同一直線上,其目的是要造成曲折迂迴,使敵人無法長驅直入。【碑林亭】西元1935年,日本人為舉辦台灣博覽會,著手整建大南門,將附近闢為「綠園」,並搜羅古碑殘碣陳列展覽。民國66年修建「碑林亭」,亭中展示台南市各時期的石碑。示禁碑→清道光28年(1848年),為避免守城兵藉故騷擾百姓,官方曾頒立「示禁碑」,上書「農商負販,車牛來往,不許兵役勒索,特示」,至今仍嵌示於城洞內。
離開城垣遺跡後續延樹林街二段,來到台南大學為紀念柏楊所設立的柏楊文物館。
延伸閱讀:
柏楊文物館由四棟教師宿舍改建而成,總面積 一百二十坪 ,分四個展區:
A區「柏楊大事紀」。
B區「柏楊文物典藏館」。
C區柏楊新店「花園新城」住家客廳。
D區柏楊書房、綠島監獄牢房之重建及柏楊出版紀事。
即日起,「柏楊文物館」開館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星期一休館。
台南古蹟、文物、藝術不但豐富且多,連美食都是全台皆知。
朋友,抽個空也一起來悠遊府城吧!
延伸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